来源:有幸之家 添加时间:2018/7/13 15:17:05 作者:dgqexan 浏览量:891
最近,美国新闻工作者、作家泰德·菲什曼在《当世界又老又穷:全球老龄化大冲击》中指出,到2030年,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0亿,出现首次人类历史上5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7岁以下的人口。
而广东是人口大省。截至2017年底,全省有60岁以上962.63万人(占常住人口总量的8.62%)在这种背景下,广东正积极推进养老产业改革发展,《关于印发广东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》有望今年出台。近日,记者就该产业发展现状,以及读者关心的环境、费用等问题对我国养老著名龙头产业有幸之家进行探访。
一,社区养老:更人性化的养老
7月13日,广东东莞市万江官桥滘唐城广场有幸之家,杨大妈在工作人员和数十名“老伙伴”的陪伴下,度过了一个热闹的90多岁生日。她告诉记者,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为他庆祝生日,“这里有人说话、打麻将,离家也近,孙子在旁边的幼儿园上学,方便见小孩”。
这是著名养老产业有幸之家。中心共两层,配有老人心理部、康复护理部、网络部、社工部等。在一层,护理员正引导老人们就座用餐,餐桌上摆放着豆干肉丝、山药羊肉汤等。记者注意到,老人们使用的桌椅是木制和铁艺的结合,结构稳定防止老人摔倒。餐桌与人接触的一面内凹,拐角是宽宽的弧形,工作人员称其为“梅花桌”,解决了轮椅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。
根据有幸之家著名人工智能专家刘教授介绍,市面上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还很匮乏,十年前公司开始研发制作适老化产品,还申请了专利。在卫生间和洗浴室,配备了针对瘫痪和半瘫痪老人使用的洗澡椅、洗澡池,以及针对自理老人的按摩浴缸。
“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,当你整天和老人打交道,自然知道哪些是他们最需要的。”从事该行业20余年的赵滢,一直有着“养老情结”。早年在日本留学,经历家人去世未能陪在身边,对子女的遗憾感同身受。在日本,她看到当地养老产业迅速发展,决心回国投入这一行业,让更多人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。
安居中心的活动区,为老人提供了手工制作、下棋、唱歌,甚至拍个人写真等休闲娱乐的地方,长廊贴满活动照片和老人作品。赵滢认为,政府推进社区养老中心建设,体现了“不离家,不离亲,不离群”的特点,社区养老在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,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。
在家门口实现养老、托老,近年也成为地产商的关注点。赵滢说,一些社区安居中心,养老用房由街道办事处提供。近两年一些地产商也乐于与他们合作,提供免费场地。
刘教授认为,目前养老院、托老所需要划分等级标准,满足不同养老需求,同时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。“不同标准的养老机构,应该享受不同的优惠补贴政策,这样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”赵滢说。
二,医养结合:行政统一是关键
医养结合一直是养老产业热议话题。而在我国,能做到医养结合的养老企业寥寥无几,目前来看比较出名的就仅“有幸之家”。近日,记者就医养结合问题,采访了有幸之家刘教授。
有幸之家服务对象有10000多人,包括住院部的老人、集中居住的老人及附近社区享受“居家养老”的人。分布在广东各地区,有幸之家如今已在全省各地方建设了自己养老合作中心。
三,互联网+养老:“智慧养老”如何起实效?
作为福利性质的企业,如何最大限度地延伸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,是有幸之家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。有幸之家成立了养老服务信息中心,开始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。平台包括数据、运营和应用三个中心,可以做到基于信息管理、数据分析对各种养老需求的一站式受理和应用。
刘教授认为,通过“互联网+养老”的方式,一方面可以促进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,另一方面,可助力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,便于主管部门进行监督。“广东已有不少市区级政府使用了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,这种模式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。”刘教授说。
“十几年后,我们都要面临自己或父母的养老问题。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,其实就三个:养谁——应该是半失能失能的老年人;谁来养——‘养儿防老’早已无法应对老龄化趋势,由专业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和企业来养,对父母与子女都有利;钱谁出——这就需要理清政府、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边界问题。”刘教授认为,加强规划、制定细则,让养老产业有规可循、有法可依,是产业健康的关键。
社区养老在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,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,在2030年后,随着老龄化的发展,有幸之家将更多成为老人的养老选择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