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有幸之家 添加时间:2017/4/25 17:23:27 作者:dgqexan 浏览量:1476
现代生活中,老年人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,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、人际关系复杂、生活节奏加快、如再加上经济拮据、家庭不和、儿女不孝、健康欠佳等这些情况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,加上环境等外界的影响,必然会对老年人身心疾病起到促发的作用,老年人要抵御各方面的劣性刺激,就必须努力学习,加强修养,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“弹性幅度”,避免产生不良情绪。
1、逢愁而不忧郁
在生活中,老年人的愁事还是比较多的,忧郁过度这种不良情绪会导致人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的状态,有损身心健康,所以人到中年,要自觉地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,保持愉快活泼的心境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应该想尽方法驱散愁云惨雾,始终保持宁静的心态。
2、勤劳而不妄想
勤思善想是老年人的思维特征,同时也是保持思维敏捷的方法之一,但不可以过度优思,更不能胡思乱想。思虑过度可伤心脾、引起心悸、失眠、乏力等症状,所以老年人在想不通的事情上,切忌钻进牛角尖,此时可以转移精力,用娱乐、锻炼等疗法。
3、坚定而不倔强
坚定是中老年人性格成熟的表现,但是人到中年在生理功能上已经衰退,心理承受年龄也在降低,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仍要逞强、硬拼,那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。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格来,应该谨慎小心,量力而行,千万不可以固执倔强。
4、遇怒而不可盛
凡是遇到愤怒的事情,都不可以暴跳如雷、怒发冲冠,应该加以克制。如果愤怒的时间长,严重的会足以气绝而终。所以人到中年需要注意加强情志修养,遇到愤怒的事情需要下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自然会心平气和,怒气全消。
5、常乐而不乐极
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身心健康的基础,常乐宜小乐,不能极乐,正所谓“优喜更相接,乐极还生悲”。如果一有喜事就狂欢极乐,大脑必然兴奋过度,轻则意识松弛,重则失去控制,应该做到乐儿有益、乐而有度,把握和控制好自己的感情。
6、临悲而不过伤
人到中老年,难免会有亲人病重或者辞世令人悲哀的事情,但是悲不宜过伤,更不可悲痛欲绝,严重的悲哀能使人心神动摇,肺气郁闷等,所以老年人在悲伤面前需要往好的方面看,以理智关住感性的口,尽快地从悲伤的氛围中解脱出来。
以上既然是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,当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不良情绪的话,就需要合理宣泄、情趣转移、理性升华、适度让步、自觉遗忘和自我解脱。
在合理宣泄上可以通过倾诉、痛苦和写日记来达成;
情趣转移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和喜欢做的事情上面;
理性升华可以把压力、悲伤转化成一种前进的动力;
适度让步是有限度地让步,可以使自己在心理上获得解脱,缓解矛盾,正所谓“退一步海阔天空,让一招前途广”,退一步只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两步;
自我遗忘是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,理智去忘掉不愉快的事情;
自我解决是维护自己自己的自尊心、自信心,求得心理平衡的。
总之老年人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,需要正确的面对问题,当老人家做不到这几种方法的时候,作为儿女孙子女的我们,就需要多陪伴他们,带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从而帮助他们走出不良的情绪。
|